盖钧镒院士 奥岩松教授
李兴杰,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师从盖钧镒院士;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师从奥岩松教授。2019年7月起任职于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现为江西省“高级”“双师型”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工作期间,先后荣获宜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他始终聚焦富硒农业前沿,坚持将科研实验室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战场。在带领学生共同“解码硒微生物机制”的探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强农兴国的使命担当,筑牢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双重根基,实现了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育人根基
作为党员教师,李兴杰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思想政治方面,他注重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农业微生物学》等课程教学中,巧妙融入国家战略、科学家精神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组织专题研讨、讲述榜样故事等多种形式,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农兴农、强国有我”的家国情怀,切实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思想根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
二、深耕教学一线,践行亦师亦友
李兴杰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将三尺讲台视为践行育人使命的重要阵地。他致力于将前沿理论融会贯通,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为其智慧人生的开启奠定坚实基础。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以“亦师亦友”的姿态深入学生工作一线,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杰哥”。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频繁走访宿舍、组织主题班会和一对一谈心,精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成长困惑。他高度重视班风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互助共进、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成功将所带班级打造为凝聚力强、充满活力的先进集体。李兴杰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更是他们人生成长路上的温暖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教师的深情与责任。
在其精心指导下,班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全班25人中,10人成功考取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深造率达40%。尤为突出的是,该届毕业生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发展潜力,已有两位同学分别于南京农业大学(师从侯喜林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师从傅向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篇章。
他主讲《环境工程学》《植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及《园艺专业英语》四门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优秀。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持/参与多项省级、校级教改课题,持续推动课程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悉心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并带领学生参加第九、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分获省级二等奖与三等奖,充分体现了其出色的实践教学与科研指导能力。此外,主编《现代农业微生物及技术应用》教材一部,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被宜春市农业农村局采纳为农业技术培训内部教材,广泛应用于区域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
三、科研反哺教学,创新赋能育人
李兴杰长期致力于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机理及其应用研究,专注于硒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推动理论创新向实用技术转化,以科技赋能宜春市及江西省富硒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
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以及江西省卫生厅、教育厅、省高校人文等项目10余项。在《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 Innovation》《BMC Chemistry》《BMC Microbi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专著《硒健康与硒产品》1部。
在推进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他始终注重将研究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索,培养其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科研育人”。
四、扎根产业实践,彰显使命担当
作为江西德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李兴积极推动校企人才合作,成功引进多名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至企业实习,有效缓解了公司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他深度参与公司研究院实验大楼的规划与建设,组织实验人员开展仪器操作培训与技术指导,提升团队整体实验水平。在技术服务方面,运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先进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肥力状况进行系统测定与分析,为土壤改良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发挥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体现了高校教师服务社会、赋能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李兴杰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用自己扎实的专业学识和温和坚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不仅是探索科学真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团队精神的家园;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启发思考、塑造价值观的阵地。
他始终相信,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对学术的求真、对学生的耐心、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他不讲大道理,却用一次次实验指导、一场场谈心谈话、一个个实际项目,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责任担当。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却深入细致的耕耘,让“知农爱农、强农兴国”的信念,真正融入了学生的成长轨迹。李兴杰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立德树人不在远处,就在教师日常的言传身教之中,就在每一个用心育人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