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成,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教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宜春学院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2020年度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高层次人才;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宜春市第五批学科带头人;宜春市优秀共产党员、宜春市科技特派员,宜春学院师德标兵,宜春学院优秀教师,宜春学院优秀班主任。李鹏成同志曾身处南京大城市且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担任科研骨干,青年专家,却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勇于创新继续逐梦;他事业崭露头角,却不忘扎身教育事业的初心,毅然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2018年12月引进至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该同志来校后,积极参加学校和所在学院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会议,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李鹏成老师以身作则,把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军人的优良作风展现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李鹏成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化,由科技人员转变为人民教师。为尽快适应学校教师教学,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多种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严谨地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授课中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好课程思政,把专业知识学习、个人人生职业规划、价值体现和行业发展需求有机统一起来;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19级动医1班班主任,学生都喜欢他、信任他、敬仰他。他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工作。围绕旨在娱乐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目标,不定期与学生们组织做游戏活动;围绕旨在沟通中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每学期都会和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做2次以上的谈心,他将每一位同学的谈心内容都做了详细记录,将每一位同学的人生规划都进行整理建档,以期在大学四年生活中随访督促;围绕在劳动中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手牵手做了多种志愿服务。李鹏成老师所带班级,班级凝聚力强,班风班貌优秀,所带班级被学校评为优秀团支部,连续3年获批先进班集体,多次荣获学校表彰。李鹏成老师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
2019年9月,新同学军训恰逢高温天气,班上有1名同学因为中暑只能暂停训练。李老师担心再有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他在家煮好绿豆冰糖水,用电动车拖两口满满的大锅送到学校分给学生喝,避免了再有中暑的情况。然而,就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他的腿距离电动车踏板上的锅太近,不小心烫伤一块,至今还留有瘢痕。李鹏成同志被学校评为“2019年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12月28日凌晨1点半,手机急促的铃声响起:“李老师,不好了!我们宿舍的李淑建(19环科1班学生)休克了,昏迷不醒,我们现在校医院门口”。正值值班的李鹏成,即刻意识到情况不妙,随即呼叫了120救护车,然后,赶到校医院门口。当时李淑建脸色苍白,无任何意识。李老师吩咐同学看好李淑建,然后去校门口接应120救护车,将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老师垫付5000元住院费,配合医生展开急救。由于病因不清楚,体征不平稳,情况危急,李淑建转入重症监护,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大概早晨6:30,所有检查结果出来后,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由于李淑建家是抚州的,家长来不及赶来,李老师毫不犹豫在通知书上签字,并嘱咐医生全力抢救。虽然李淑建在重症监护室第7天才完全醒来(后转至南昌,45天后出院),但如果没有李老师及时处置和组织学生开展救援,后果不堪设想。李淑建把李老师认作救命恩人。李老师回复说,他只是做了一个任何老师都该做的事情。
2021年暑假,鉴于多名学生(24人)想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试验技术的诉求,李鹏成老师欣然答应。他克服困难,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类似举办培训班一样,每日顶着酷暑,亲自示范。学生们通过科研训练,基本掌握了常规的试验技术,培养了良好的科研素养,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兴趣。这24名同学中19人考取了研究生。
2022年5月10日,学校新冠疫情静默管理,李鹏成老师第一时间入住学校,睡在实验室,一住就是10多天。静默期间,李老师作为核酸采集人员参加5次采样,积极关心学生动态并提供帮助,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2022年12月,正值新冠放开后的第一波疫情,李鹏成老师时刻关心班上的学生,尤其是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李老师把家中仅有的两个半瓶布洛芬也贡献出来分给学生。12月24日—25日研究生考试期间,李老师坚守岗位,凌晨天不亮就赶到学校送考,给学生加油,鼓劲! 庆幸,李鹏成和他的家人在第一波疫情中都未感染。
……
默默耕耘 勇挑重担
李鹏成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勇挑重担,组建宜春学院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召集团队成员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实验室建设恰遇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资金空前紧张。李鹏成老师充分体谅学校的难处,整个实验室20多万元的建设费用由他自己个人的项目经费承担。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反复修改建设图纸,做到科学合理和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每天在施工现场,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无任何纰漏。李鹏成老师几乎每天很早就到校,下班经常是走得最晚的那个人。夜以继日,假日无休,被老师和学生们称作“工作狂人”。目前整个实验室每年的日常开销和维护等费用由他一个人承担。他还不定期带领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会议,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实验室成立以来,团队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厅和市级项目多项,三年来实验室纵向到账经费220余万元,发表论文20余篇。
李鹏成老师扎根红土地,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担任宜春市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是江西省火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生态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开发的高新企业,李鹏成老师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帮助企业归集研发项目,组建研发团队,一起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受到企业的高度赞誉。李老师身先垂范,不定时带学生参加技术服务,课堂教学也将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结语
李鹏成是国家第一批缓征入伍的大学生军人,2003年10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10月党龄即将满22年。该同志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从教,教书、育人、科研、社会服务,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立德于行,以身作则潜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