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根,男,中共党员,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建造师。1989年06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蔬菜专业,自毕业以来便扎根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任教,至今已深耕教坛数十载。在教学领域,他主讲《蔬菜栽培学》《园林建筑学》等多门核心课程,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生动的教学方式点亮学生求知之路;在科研领域,他成果丰硕,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和协作主持省科技厅项目 4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80 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用科研成果为农业发展与园林建设注入活力。
直面挑战,以坚守攻克难题
李润根教授的科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于一场“从零起步” 的挑战。1989 年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最初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教学与学生、教学管理领域,直至 2015年才正式踏入实验室,开启专职科研工作。彼时,科学技术迭代迅猛,长期脱离科研一线的他,刚进实验室时“脑子几乎一片空白”,技术储备的不足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但困难并未阻挡他前行的脚步。为了弥补技术短板,他一方面频繁向同行老师、年轻博士请教,从实验设计的逻辑到操作流程的规范,逐一攻克知识盲区;另一方面坚持自学,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大量科研文献,凭借这份“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劲,他逐渐摸清了科研的门道,从实验操作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主持项目的科研骨干。
在科研方向选择上,李润根教授始终秉持“应用导向”原则,将研究与地方产业需求、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他长期深耕江西本地特色作物研究,其中尤为具有代表性是对万载龙牙百合的研究。作为药食同源的作物,万载龙牙百合兼具经济价值与健康价值,他的团队通过探索科学栽培技术,有效助力其产量提升与品质优化,真正实现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价值”。
2021年,李润根教授迎来了科研生涯中极具成就感的时刻——他同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各一项。这两项项目的获批,不仅是对他个人多年来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研究方向的肯定。
言传身教,以匠心培育英才
在长期指导学生科研与实践的过程中,李润根教授形成了明确的育人方向,尤为看重学生“吃苦耐劳、爱思考、诚信”三大核心素养。他认为,农业与园林领域研究需田间实践与反复实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则难以坚持;科研重在探索未知,唯有善思考、敢质疑,方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向;而诚信正是学术底线,实验记录与论文撰写必须实事求是。
不仅如此,李润根教授更将“爱国、认真、勤奋、自强不息”作为自己坚守多年的教学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育人的每一个环节。课堂上,他除了讲授专业知识,还结合农业领域发展历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引导学生认识专业社会价值,培育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课后,他以身作则,以“认真”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每一份报告,凭“勤奋”行动感染学生——无论寒暑,常现身实验室或田间,为学生示范操作、解答疑问。此外,他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指导实验时,他会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全流程,从选题、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助力学生在实践中锤炼科研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交流,培养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为其未来发展筑牢基础。
多年育人经历中,一位专升本学生的故事令他印象深刻。当时,这位学生怀揣着跟随他完成毕业论文的渴望,却因深知自己本科阶段基础相对薄弱而迟迟不敢开口,内心反复纠结。最终,他还是鼓足了全部勇气找到李教授,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与决心。学生这份不掩饰短板的真诚,以及愿以汗水弥补差距的坚定态度,深深打动了李教授。他不仅当即同意担任该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还专门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培养计划:考虑到学生对实验室操作不够熟悉,便安排经验丰富的实验室学长一对一带教,从仪器使用、实验流程等基础环节手把手教学;同时,李教授自己也挤出时间,定期与学生沟通进度,无论是实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是论文撰写时的思路困惑,都耐心细致地及时答疑,帮学生扫清障碍。
在李润根教授这样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这位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勤奋,白天泡在实验室反复打磨实验操作、记录数据,晚上则查阅大量文献、梳理论文框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主动请教。最终,他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更凭借这段经历积累的知识与能力,成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此后,李教授更坚信:“优秀导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支持者’。”并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始终以包容心态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差异、挖掘潜力,用温暖与鼓励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平衡身心,以初心展望未来
尽管科研与教学工作繁忙,李润根教授却始终从容不迫,保持着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他尤其注重通过听音乐和散步来调节身心:每当疲惫时,音乐是他舒缓神经的方式;而傍晚的散步,则是他呼吸新鲜空气、整理思绪的宝贵时刻。在他看来,这些爱好不仅是放松,更是为工作高效“充电”的过程。也正是这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哲学,支撑着他在数十年的教职生涯中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作为宜春学院的一名“老教师”,李润根对学院怀有深厚的感情,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坦言地方院校发展之路挑战重重,但他始终坚信学院能够突破困境。在学科建设方面,他提出应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发挥每人长处,避免资源分散,同时集中力量重点打造1-2个特色学科,形成叫得响的“拳头产品”,以此树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李润根教授多年的坚守与奉献,深刻诠释了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他将科研理想扎根于江西红土地,坚持应用导向,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以科技成果服务地方、贡献产业。在育人道路上,他重视学生的品格与思维培养,以实际行动传递“认真、勤奋、自强不息”的价值观念,助力一批批青年人才成长蜕变。
图文编辑:曾俊涛
图文一审:王宜平 陈赛
图文二审:汤林海
图文三审:王俊峰